返回首頁 | 返回本書目錄 |

 

耶利米書第卅九章

 

三十九118. 耶路撒冷陷落及猶大被擄

  本章簡明扼要地記載了耶路撒冷、君王和臣民的被擄,以及耶利米被巴比倫人釋放的經過。

{\Section:TopicID=230}13. 耶路撒冷的陷落

  參五十二416;列王紀下二十五112。耶路撒冷於公元前五八八年開始被圍,到翌年七月所有的抵抗均冰消瓦解之前,只有公元前五八八年夏,戰況曾稍微紓解。正如耶利米強而有力所指出的,那無法避免的日子必不會無止境的耽延,只要埃及人決定不助耶路撒冷一臂之力,巴比倫人必會全力破壞城牆並傾覆耶路撒冷。屆時勢力單薄的猶大,除了投降別無選擇。敵軍的眾首領在城的中門舉行了軍事會議。根據馬索拉經文,這些巴比倫名字有點混亂,但鑒於當時的景況,這種混亂亦不難想見。參13節,尼甲沙利薛的名字顯然在3節出現了兩次。這個名字意即「尼甲保護王」(Nergal-s%ar-us]ur),且他的官銜是拉墨(Akkad. rab-mu{gi),這個官位很高,但確實的職責則不得而知,很可能是後來的王尼利格利沙(Neriglissar,公元前559556年),他先在叛變中殺了尼布甲尼撒的兒子以未米羅達,而後在巴比倫繼承尼布甲尼撒的王位。尼利格利沙的名字,曾出現於公元前六世紀巴比倫的法律文件以及其他碑文中。三甲尼波Samgar-nebo)可能是一官銜而非人名,馬索拉經文的 samgar 是巴比倫官銜的音譯,該頭銜隸屬於納布(Nabu)的一個官員。拉撒力是職位很高的官銜,其職責主要在外交或軍事方面。

{\Section:TopicID=231}48. 西底家被捕獲

  王園位於西羅亞池附近(參:尼三15),而兩城中間的門可能是尼希米記二14,十二37所說的「泉門」,兩道城牆就是位於這個門下(參:賽二十二11)。亞拉巴是約但河的深谷,位於死海北面,它看起來似乎是最佳的逃亡路線。然而,西底家和他的隨從仍舊被拿住,且被帶往靠近哈馬地的利比拉,尼布甲尼撒的營中。根據近東戰事的準則,對於抵抗的敵軍首領,處決(6節)並非殘酷的刑罰,乃是公正的處置。剜掉眼睛則是另一古老的刑罰(參:士十六21)。若將百姓的房屋8節)一詞,與五十二13互相對照,便可得知可能在傳遞的過程遺漏了一些字。該句應作王宮、耶和華的殿和百姓的房屋

{\Section:TopicID=232}910. 百姓被擄、耶利米獲釋

  護衛長是古時的一種官銜(按字義解即「屠夫長」),後來雖然職責有所改變,但仍保留原有的名稱(參:創四十2)。馬索拉經文的9節結尾,讀作其餘的剩下之民,似乎是文士重複誤抄,應依據五十二15,讀作「剩餘的巧匠」。巴比倫人只留下那些看來不會惹事生非的農夫(10節),並分配田地給他們。各英譯本譯為\cs9田地的字(y#ge{b[i^m)有雙重意義,拉丁文聖經譯為 ge{b[i^m(蓄水池)。目前無法確定此處是否應依五十二16修改為「使他們修理葡萄園,耕種田地」(l#k[or#mi^m u^l#yo^g# b[i^m)。

{\Section:TopicID=233}1114. 神的預備

  神的先知現在被釋放並受到敬重,他被捕顯然是因為巴比倫人不了解其身分所致。迷信的米所波大米人對待屬神的耶利米,就像他們在巴比倫對自己的先知一樣尊崇和敬重。耶利米被交給沙番的孫子亞希甘的兒子基大利(14節),基大利後來被立作統管猶大餘民的省長(參四十5)。耶利米和基大利最初住在米斯巴,同在該地的還有一些猶大部隊的逃兵。這些逃兵被允許留在米斯巴的條件,是他們不得作亂(四十712)。大約在公元前五八二年,充滿敵意的亞捫王策動謀殺基大利(王下二十五25;耶四十一13)。神成就了祂必拯救耶利米的應許(參一8),在別人盡被殺戮之時搭救他。基督徒確信,神必顧念並保守信靠祂的兒女(參太十3031;彼前五7,等等)。

{\Section:TopicID=234}1518. 給以伯米勒的信息

  這一段並未嚴格地照年代編排,其時間應當在三十八28之後,亦即耶利米和西底家私下會談之後。以伯米勒在緊要的關頭,向王抗議耶利米被關的景況,以致改善先知的情形。以伯米勒這種勇敢的行為,贏得了未來必得安全的應許。耶利米此時既然仍被關在護衛兵的院中,嚴格地說,他實在很難去哪裡。以伯米勒害怕那些被他暗指行惡的人,對他施行報復(三十八9)。然而,他對神的信心就是他的拯救,這也是基督徒生活中常見的景況(參徒十六31)。──《丁道爾聖經註釋》